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李云飞:面对海外市场中国品牌要做多种应对准备

时间:03-22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40

李云飞:面对海外市场中国品牌要做多种应对准备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汽车3月17日报道    3月15日-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论坛以“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为主题,分别就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形势、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方向、车城融合发展新策略、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汽车市场与消费新变化等多个话题展开深度讨论。3月17日,在市场与消费论坛,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中国电动化趋势不可逆,在刚刚过去的上个礼拜,单周新能源渗透率已经接近48%,预计单周新能源渗透率很快将超过50%,并极有可能在三季度、最晚不会超过四季度,单月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大家可能关注到欧洲厂家表态、行业表态、美国表态等,是不是中国跑得太快了,你看人家海外不太看好,各有各的情况、各有各的想法,我觉得中国市场趋势已经不可抵挡,也是不可逆转。”他提到,这两年中国品牌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其实海外的量才刚刚开始,还没怎么开干,国外已经风声鹤唳了,但不管未来海外地缘政治方方面面如何,中国品牌也会坚定走下去,但同时也要做很多应对准备。”对于国内市场,他表示,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就是在向合资燃油车要份额,而能否致胜(参数丨图片)关键体现在两个因素:第一是技术,要巩固和扩大技术优势;另一个是规模化和全产业链优势。“今年刚开始,我们说电比油低,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整个行业觉得很不可想象。第一是规模化效应,第二是全产业链,我们从上游的电池、电机、电控到下游的金融保险包括到部分品牌的直营,都会为战略性做一个整体支持。”此外,李云飞表示,市场竞争中“卷”很正常,比如卷技术、卷产品、卷营销、卷服务,甚至卷价格,但如果卷“下线”,没有底线,搞一些黑动作,很多时候是违法违规的。“所以我们建议不要黑手,我们要多携手,比亚迪也倡议,更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我们一起,要携手,要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以下是演讲实录(有删减):我分享的主题是“以颠覆性技术打造世界级品牌”。首先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国连续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就是我们在中国的大市场和内循环的体系中,中国市场是最大的,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因为我们就靠我们自己,靠中国这么大的人口、经济的发展、这么大的市场。另外,同时在出口方面,中国在去年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我觉得这个也是很了不起的。同时我们也在中国本土市场,左边的(PPT)是中国汽车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加在一起的市场占有率,以前最低时候我记得30%多,那个时候我记得整个行业包括媒体端对中国汽车品牌捏了一把汗,因为上一波高的时候大概40%多,但是后来连续跌了将近两三年,最低到30%多。那个时候行业很悲观,媒体对中国品牌也很操心,中国品牌在那个时候也在起势,也在聚力。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从30%、40%多到50%多,今年2月份中国汽车品牌单月占有率超过60%,这是过去这么多年无论是广汽、上汽、东风还是吉利、长城、比亚迪,还有很多中国品牌一起,因为我们的产品从设计上、外观上越来越好,从配置上越来越好,从价格上越来越亲民,从客户的体验上越来越好,所以以前的话,车如果是看品牌的话,我觉得现在看的就是技术、看的是体验。在中国市场,我一直有个观点,相比较中国的地产行业,中国汽车行业是最对得起中国老百姓的,产品又好、价格又好、服务又好。另外一方面,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也是非常的高,80%多,如果说未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中国市场完全实现了油转电的情况下,那个时候在中国市场、中国品牌的占有率更高,右边这张图(PPT)。还有一个是中国的电动化趋势已经不可逆了,大家可能关注到欧洲厂家表态、行业表态、美国表态等等,是不是中国跑的太快了,你看人家海外不太看好,各有各的情况、各有各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中国市场趋势已经不可抵挡也是不可逆转。单月渗透率在去年年底超过40%,在刚刚过去的上个礼拜,单周新能源渗透率已经接近48%,我们预计很快单周的新能源渗透率会超过50%。今年年内极有可能在三季度,最晚不会超过四季度,单月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另外一方面,中国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强国,无论是从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还是动力电池全球的占比,还是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公开数,中国品牌都是无可厚非的。从供应到市场、到专利再到产销规模,所以可能大家看到,中国品牌、中国新能源这两年也在加速出海。其实海外量也才刚刚开始,还没怎么开干国外已经风声鹤唳了,但不管未来几年海外地缘政治方方面面如何,中国品牌也会坚定的走下去,但是同时也要做很多应对准备。当下我们企业、行业应该如何趁势而上。国内市场,致胜的关键体现在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技术,要巩固和扩大我们的技术优势。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全面领先,电池、电机、电控、IGBT包括整车制造等等。以比亚迪为例,我们整个集团有70多万员工,研发人员大概有9万多人,每年投300多亿,我们有一整套的技术、专利都会赋能我们的产品,我们有庞大的技术池,会根据市场的情况、产品的需要捞出来搭载和应用在我们的车型和品牌上,形成我们产品和品牌的差异化;另外一个国内市场致胜关键是规模化和全产业链优势,大家可以看看在2022年以前电动车比燃油车贵,去年的时候比亚迪推出冠军版,油电同价;今年我们刚开始电比油低,我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整个行业觉得很不可想象。我们就两个,第一是规模化效应,第二是全产业链,我们从上游的电池、电机、电控到下游的金融保险包括到部分品牌的直营,都会为战略性做一个整体的支持。所以在中国市场是向合资燃油车要份额。我想说一下中国走向海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百年前大家都知道沿海很多省份很多人下南洋,身无分文,就人下南洋,在当地就这样一步步做起来。到现在已经三代、四代,我们在东南亚很多的经销商会面,整个会议室坐几十号人,一看跟在国内开会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华人面孔。我们讲中国话、普通话他们都听得懂,都是我们最早下南洋的华人的第四代、第五代,很了不起,他们在东南亚的这些国家现在已经在当地的经济、社会里面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哪怕过去时候身无分文,但是中国人勤劳、中国人智慧、中国人重视教育、重视下一代,所以都会逐渐发展起来;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我们的代工,劳动力输出;第三个阶段就是现阶段各行各业,比如中国汽车的技术和品牌出海。我们在海外,刚才几位老总也讲了,最近几年要加速出海,我们在海外有很多基地。去年我们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在中国品牌内排第一,增速很快。我们在海外的商用车业务做了十几年,但是海外乘用车业务才做了两年多不到三年,增速比较快。现在我们在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我们乘用车的身影。虽然我们在海外去年销量是20多万台,但在中国的汽车出口里面应该是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上汽、奇瑞做的真不错。第二梯队像吉利、长城、比亚迪,二三十万这个量级。现在我们在海外只有两款产品,2024年还会投入更多的产品,同时还会有更多的经销商网络开业。我个人觉得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做的比较好的,欧洲有代表性的是大众,美国是特斯拉,中国是比亚迪,从整体的规模来看,技术储备、产品准备来看。对于海外的经销网络,特斯拉自己干;大众人家已经有完备的经销商销售网络,有产品也是跟自己销售网络来干;我们比亚迪这么多技术、这么多产品我们去海外,给这些行业top级的经销商集团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在海外的经销商基本上都是属于这个国家和这个地区最顶级的经销商集团,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渠道的拓展和当地销售服务的支持。除了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渠道以外,我们在2024年还会有更多在海外的品牌营销的动作和举措。另外一方面,我们除了中国的八大基地以外,我们在海外还有几个基地陆续投产,我们打造自有的船队,打通海外的物流,在未来三年6-7艘滚装船投入市场、投入运营,不但为比亚迪自己用,也会帮中国品牌在海外的物流方面提供协同和支持。品牌的多样化,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哪怕小比例的市场,大市场基础下最终也是大市场,所以依托我们集团这么多的技术,依托于中国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我们从大众到豪华、家用到个性,我们全品牌的覆盖,王朝、海洋、腾势、仰望、方程豹,这些品牌在过去一两年都获得市场非常多的关注、市场的认可,可以说初战告捷,但是还要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另外比亚迪2024年携手欧洲杯,成为欧洲杯战略合作伙伴,对欧洲杯来说第一次有中国品牌去成为它的战略合作伙伴;第二是第一次有新能源,因为我们的上一届是大众,所以在官宣以后在欧洲还是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但是不管怎么样一个是绿荫赛道,一个是新能源,这个也有助于比亚迪和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和开拓。另外一方面,提到2023年市场有个普通的共识,就是卷,卷的话很正常,市场竞争,但是如果是卷技术、卷产品、卷营销、卷服务,甚至卷价格,我觉得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卷下线,没有底线,搞一些黑的动作的话,我觉得其实讲不讲武德先放一边,很多时候是违法违规的。所以我们建议不要黑手,我们要多携手。所以我们比亚迪也倡议,更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我们一起,要携手,要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